
前阵子参加了好几个聚会,发现大家日子越过越好,但又都在嚷嚷着没钱。
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,生活得就像人民日报评论总结的那样:
能买吸尘器就不用扫帚
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
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
至于房子车子存款,那是没有的,“谁叫房价这么高呢?”
而结婚成家的人,哪怕已经身处公司中高管理层,月入3万,依然在感叹钱不够。
01 你对金钱都有哪些误解?
很多人之所以不管挣多少都富裕不起来,其实是中了金钱认知的误区。
误区1:要有钱,必须省吃俭用
节俭生财,总觉得把钱存在银行才安心,比如父母辈的很多人一辈子都以为可以靠储蓄改变人生。
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算过一个数据:现在的255万,等于30年前的万元户。
10年前你父母买房子的钱放在今天,只能买一辆车。
几十年如一日地省吃俭用,一回头,却发现当初的钱如同废纸。这就是通货膨胀。
误区2:要有钱,必须拼命挣更多钱
有些人拼命加班争取涨薪,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。
然后呢?房贷、车贷和孩子教育,扣掉一大半,再加上总要过“好日子”,结果不到月底就回到了“解放前”。
钱赚得越多,欲望也越大,花的也越多,贷款也越多。遇到父母生病、裁员等变故,稳固的生活立刻就会裂开大口子。
02 钱到底要从哪里来?
突破了上面这些误区的人明白: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,要让钱来为自己工作,轻轻松松“躺着赚钱”。
比如,同样是贷款买车,你每个月用工资里的钱还贷,另一个会理财的朋友,直接用理财收益来还贷。这部分“钱生出来的钱”并不影响他的现金流。
同样买了一辆车,你和朋友的存款会相差十几万。
那有的人会说,理财很重要,但我没钱呀!
这又是一个误区。觉得反正手头的钱都是“小钱”,没必要理财。于是就花了,自然也就不会等到有钱的那天。
真正的理财高手,最初的投资金额都很少。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过去,小钱变成了大钱,成为我们选择生活的底气。
原文作者:逻辑学 微信号 ihegel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,有小部分整理于自互联网以及转载其他公众平台。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:管理员QQ:95017286 删除,作者:转载大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azhuan.cn/5252.html